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高新区对接京津推动协同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

石家庄新闻网  2016-12-02 08:55

[摘要] 今年以来,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对接,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科技新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高新区项目建设的得力推进,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得益于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得益于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

今年以来,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对接,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科技新城,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高新区项目建设的得力推进,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强大支撑,得益于可持续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也得益于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

高新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长期以来,牢记使命、锐意创新,更加注重发展动能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以创新驱动战略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层次和规模,形成了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交出了一份营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9%的成绩单。

主动服务积极对接

主动服务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对高新区来说,首先应该是协同创新方面的发展。对此,高新区以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重点,主动做好与京津在科技、项目、人才方面的对接。现在,全区正在推进的京冀协同发展示范工程,已经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为区域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依托石家庄科技大市场,设立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加快北京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与北京创业投资协会合作,成立京津冀投融资联盟,引进北京首创财富在我区设立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促进了京津冀科技金融的深度融合;引进中国创客总部、大唐移动互联孵化基地、中科招商云投汇、三板汇等国内知名的双创机构在我区设立分支,提升了我区双创服务水平。

有效对接京津科研资源。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组织300多家企业与京津开展技术、人才、项目对接,已有7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高新区实现了产业化。

积极承接京津高端产业转移。目前与京津签约项目21个,总投资230亿元。其中,大唐电信投资35亿元的北斗导航产业园项目年内部分投产,届时将带动5家上下游上市公司一同入驻,将有效促进高新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集群规模扩大和水平提升。北京旷烨集团投资55亿元的京冀产业协作示范园已开工建设,为引进京津科技型中小企业落地提供了载体;已有15家中关村互联网企业同时落户高新区,进一步增强了高新区软件产业基地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虽然高新区内缺乏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但是R&D经费投入强度却达到了8.8%,这主要得益于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引导企业研发投入总额和比例持续提高。

以石药集团为例,坚持每年将新药业务收入的20%用于科研投入,他们研发的丁苯肽软胶囊十年“冷板凳”只为创新药,一粒小小的胶囊从研发到上市8年,从亏损到盈利4年,历经12年之久,2015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未来年销售收入预计达到100亿元,造就了业内闻名的“丁苯肽现象”,实现了石药集团新药研发从仿创向自主创新的战略转型。

从创新平台建设看,全区已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93家,其中10家、省级30家;建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个、博士后工作站9个,院士工作站11个,突出的以岭药业院士工作站,已有钟南山等27位两院院士和40位知名专家签约入站,在开展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力促进了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目前,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了石药、以岭、四药三大国内医药百强企业和藏诺药业等163家研发、生产、服务类医药企业,被科技部认定为“药用辅料与制剂创新型产业集群”,在108家以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的园区中,高新区生物医药综合实力位居第四。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聚集了全市90%的软件企业、37家光电企业、39家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企业,是河北省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省级光电产业创新型产业集群、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上,聚集了先河环保、汇金股份、博深工具等20多家国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环境是促进创新创业要素加快聚集的关键推动力。为此,高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政策支持。三年来,高新区先后出台了10多个政策文件,每年拿出不低于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5%用于科技发展资金,7%用于产业发展资金。近三年,已累计兑现各类政策资金6亿多元。

平台支持。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了9家众创空间+14家孵化器+2家加速器+若干个专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孵化场地面积达12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913家。孵化器数量、规模、等级均居全省。

人才支持。出台了引进培育高端人才扶持政策,每年安排两千万元专项资金对引进的创新人才进行奖励资助。建成了石家庄国际人才城高层次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广泛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发挥人才、智力对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金融支持。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不断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全省率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每年为20多家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贷款上亿元;在全省率先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集合票据,为9家企业融资2.6亿元;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上市培育和扶持,目前上市企业达47家;在全省率先开展投贷联动,与省科技厅、浦发银行合作成立了3.6亿元的中浦产业基金。

引进建设优质项目

高新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发展的重要抓手,这几年引进建设的格力电器、东旭光电、欣意电缆等一批重大项目正稳步发展。

今年,高新区又安排了183项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332.95亿元。目前,长沙创芯、同方智慧谷等总投资344亿元的24个前期项目,正在协调前期手续,力争尽早全部开工。预计这些项目在两年竣工投产后,可实现产值424亿元,税收43亿元。大唐电信、石药抗肿瘤、广汇汽车、中国电信生产中心等总投资642亿元的52个续建项目,正在赶抢工期,确保尽快竣工投产。这些项目投产后,可实现产值340亿元,税收28亿元。

另外,国耀电子、桑迪亚医药、禾柏生物、晶禾电子等56项总投资38.5亿元的技术改造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年内能全部改造完成。这些项目完成后可实现产值53.5亿元,税收11.5亿元。汇金机电、四药中药现代化等26个总投资111亿元拟竣工项目正在完善配套,年内能够达产达效,可新增产值113亿元、税收11.5亿元。以上四类项目2-3年可全部投产,剔除市场变数,可新增产值930亿元,新增税收60-70亿元,届时,高新区的经济总量将全面翻番。

打造宜居宜业科技新城

按照打造京津冀城市群“第三极”的定位,高新区对标先进,查补短板,不断完善城市配套设施。

围绕城市建设,实施了道路、给排水、供电、通信、热网、天然气等专项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同时,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吸引石家庄一中等优势教育资源入驻,打造全市教育高地;支持河北省二院、三院、四院以及妇产医院分别在高新区设立了分院,医疗水平稳步提升。

此外,在核心区域规划建设了天山世界之门等商业综合体,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现在的高新区,不仅有现代化的科技园区,而且生活服务设施日趋完善,正在成为人居环境优越、产业环境适宜、企业投资落户理想的新城区。

依靠改革激发活力

高新区以推进用人和薪酬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引领,全力破除束缚发展的障碍,不断理顺体制、释放活力。用人体制改革,打破等级界限,实行竞聘上岗,择优任用,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全面激发队伍活力。成立了高新区集团公司,明晰了工委管委、国有企业的职能界限,形成了“决策、管理、执行”相分离的运营模式。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2015年12月1日成立了行政审批局,通过整合审批职能,将分散在9个部门的151项审批职责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局,21枚公章变成了1枚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了“一枚公章管审批”,大大提高审批效率。

下一步,高新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推动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动:

着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抓好三件事:研究制定更加符合实际的创新政策,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要求,继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等各项政策,只要国家没有明文禁止的,都可以在高新区尝试。继续抓好创新载体建设。今年还将建设3个加速器和2个专业化孵化器,年底孵化面积将突破15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突破1000家。按照专业化发展方向,继续引进燕园、浪潮、软通动力等龙头企业进区打造专业化双创平台,形成各类创新主体互促、民间草根与科技精英并肩、线上与线下互动的生动局面。到年底,众创空间将达到10个,青年创业者达500名以上。

着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加快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共同体,开展区域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点,构建与京津、错位发展的战略性标志性创新平台。做好四件事,继续加大与北京大院大所大企对接的力度,引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到石家庄产业化。充分发挥石家庄科技大市场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聚集企业人气,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统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职责和市场运营,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术交易网络平台。与天津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合作,建设石家庄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提供信息发布、融资并购、公开挂牌、竞价拍卖、咨询辅导等专业化服务,形成主体活跃、要素齐备、机制灵活的创新服务网络,到2018年,成果转化率增加15个百分点。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国家科技成果信息平台,建立科技成果信息汇交、发布与服务系统,完善科技人才库、科技企业项目库、科技成果专利库、技术创新需求库和成果转化案例库,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有效对接,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与展览展示,实现区域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站式公共服务全覆盖。

着力强化科技金融创新。下一步,在科技金融创新方面还将开展一系列工作,包括:引入京津科技金融资源,打造科技金融聚集区;引导北京创投资金入区,设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京冀协同创新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应急互助基金等;设立财政风险补偿资金,为科技信贷提供风险补偿;搭建投融资平台和常态化的路演平台;建设科技金融信息平台和信用平台等等。

石家庄高新区将认真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严格按照市委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着力抓好五个新突破,继续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凝心聚力,加倍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省会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石家庄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