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其他 > 正文

河北遗嘱库试运行3个月 98%遗嘱"涉房"

河北青年报  作者:李媛  2015-04-09 14:00

[摘要] 据统计,“燕赵遗嘱库”试运行3个月期间,已完成遗嘱登记制作500余份。数据显示,“燕赵遗嘱库”目前保管的遗嘱中,98%以上涉及房产问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房价逐年升高,房子自然成为很多家庭遗产争夺的核心。”

对许多国人而言,“立遗嘱”是个不愿意公开谈论的话题。于他们来说,这等于交代“身后事”,很不吉利。

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意识到订立遗嘱的重要性。他们开始尝试通过订立遗嘱将后事交代清楚,以免给后代带来纷争,影响感情。

在昨日的“百人法律服务团”第142期接听读者热线活动中,80%以上老人提出的问题都与遗嘱有关,其中多数涉及遗嘱订立细节及遗嘱合法有效性问题。

有读者提到,北京两年前就已经开始运行“中华遗嘱库”,不知河北是否有类似机构。参与本次咨询活动的王亚琼律师透露,河北关注公民遗嘱的公益项目“燕赵遗嘱库”3个月前就已经开始试运行,对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遗嘱书写指导、登记保管等服务。

概况

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相关服务

“我们希望借助法治的力量让老人体面且有尊严地享受老年生活,同时也为创建敬老爱老、厚德传家的和谐环境做出些许贡献。”昨日,记者探访位于石家庄市新华路颐园宾馆内的“燕赵遗嘱库”时,“燕赵遗嘱库”项目发起人之一、河北盈华律师事务所王亚琼律师说道。

据介绍,“燕赵遗嘱库”项目由河北盈华律师事务所财富传承律师团队联合众多老年事业团体共同发起。遗嘱库配套建设有遗嘱登记中心、财富传承研究会两个附属机构,并由公益律师、财务顾问、注册会计师、信托人和学院专家等组成顾问团队。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由遗产继承问题导致的纠纷俨然成了家庭和睦的“头号杀手”。王亚琼律师介绍,发起遗嘱库项目,也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

据王亚琼介绍,“燕赵遗嘱库”已试运行3个月,对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遗嘱书写指导、登记保管等服务。

遗嘱库为立遗嘱人保存3份遗嘱

“遗嘱库可以看作是见证遗嘱订立过程并对遗嘱加以严格保管的第三方专业机构。”王亚琼表示,遗嘱库整个遗嘱登记过程经过专家团队的严格论证,符合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遗嘱库会为订立遗嘱的老人保存3份遗嘱,包括一份老人的自书遗嘱,一份经过工作人员见证的遗嘱,还有一份影像遗嘱。这样的证据,在遭遇诉讼时基本可以做到无懈可击。

通过遗嘱库,可以尽可能帮助立遗嘱人解决遗嘱本身的真实、合法性等问题,但其作为新生事物,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解决遗嘱合法性的全部问题,如遗嘱涉及财产是否真实、合法等。

现场

宣读、录像、采集指纹等必不可少

遗嘱登记现场

遗嘱登记现场

记者来到“燕赵遗嘱库”遗嘱登记中心时,62岁的孙先生正端坐在桌子前,一字一句宣读他手中那份几经修改终成稿的遗嘱。在他前方,一台摄像机正对着他,以视频的形式记录下他所宣读的内容。

旁边桌子上,放有电脑、指纹采集器和扫描仪等仪器,两名工作人员负责记录孙先生所说的内容及他的举动以及扫描相关证件。

孙先生宣读完遗嘱内容后,工作人员扫描了他手中的手写遗嘱,并请他手持遗嘱,面向摄像头拍照留证。然后,孙先生在指纹采集器上按指纹,后签字、按手印。

这一切完成后,工作人员将一张“遗嘱保管卡”交给孙先生,并将遗嘱原本和登记表放入档案袋密封。“这些手续及音频录像随后会一起存放到遗嘱库的档案保存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流程

登记遗嘱时不允许子女在场

王亚琼介绍,为确保立遗嘱人真实意思的表达,立遗嘱人在整个登记遗嘱过程中,必须独立完成,不允许子女在场。

按照流程,立遗嘱人先要进行预约,提交申请表。遗嘱库工作人员确认立遗嘱人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是立遗嘱人真实意愿表达后,协助立遗嘱人办理遗嘱咨询和起草,并正式立下遗嘱。

在登记时,工作人员将对登记人填写的遗嘱登记申请表、遗嘱原件进行电子扫描,并采集登记人的指纹,全过程录像存档。后,立遗嘱人还必须在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对着镜头把自己所写的遗嘱清清楚楚地读上一遍。

据介绍,立遗嘱人可以将查询遗嘱或提取遗嘱的权利授权给自己指定的人,指定人要持相关证件及遗嘱保管卡才可以查询或提取遗嘱。

延伸

一纸“遗嘱”折射人生百态

“燕赵遗嘱库”数据显示,半数老人将遗产留给老伴

据统计,“燕赵遗嘱库”试运行3个月期间,已完成遗嘱登记制作500余份。这也意味着,伴随相关知识的普及,“遗嘱”正逐渐褪去“不吉利”的色彩,为越来越多的老人接受和重视。

那么,这些立遗嘱的老人关心哪些问题,他们又试图通过遗嘱规避哪些“风险”呢?

98%遗嘱涉及房产问题

数据显示,“燕赵遗嘱库”目前保管的遗嘱中,98%以上涉及房产问题。“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房价逐年升高,房子自然成为很多家庭遗产争夺的核心。”王亚琼律师表示,在财产中,不动产是具分量的,富裕起来的市民不动产增多了,必然要考虑身后的财产分配。

王亚琼介绍,近年来,继承人为争夺房产对簿公堂的案件时有发生。为了避免继承人在房产分配过程中产生纠纷,并且让房产分配符合自己的意愿,老人们一般会在遗嘱中对房产进行重点分配。

50%老人将遗产留给老伴

立遗嘱人配偶健在的人群中,大约50%的人将主要财产留给配偶而非子女。“这主要是为避免自己去世后,儿女赡养老伴时出现怠慢现象。”遗嘱库工作人员表示,很多老人在立遗嘱过程中,会首先明确老伴的权益。

王亚琼律师表示,近年来,因为赡养问题导致纠纷的案件也不在少数。所以,一些老年夫妻会在生前对财产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一方先去世,两人的财产就交给健在的一方。然后,继承遗产的老人再根据子女的赡养情况,对遗产进行分配。

90%老人倾向照顾个别子女

数据显示,在遗产留给子女的情况下,90%以上的老人选择了有倾向性地照顾个别子女。“原因大多数是因为该子女对自己照顾较多,还有少数是因为受照顾的子女生活相对困难。”遗嘱库工作人员表示,老人们的这一做法,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子女们不要只关注父母的财产,而遗忘了对他们的关心照顾。

还有10%左右的老人选择均分财产。“这其实与没有遗嘱的法定继承结果是一样的。”工作人员表示,这部分老人这样做,一般是因为特定子女能掌控其财产,为避免纠纷特地用遗嘱来加以强调。

99%老人遗产不给女婿儿媳

立遗嘱人将财产留给子女的,99%以上老人指定由自己孩子单独继承,绝大多数的儿媳、女婿被排除在遗嘱继承之外。截至3月底的数据显示,“燕赵遗嘱库”仅有1人在遗嘱中提到允许儿媳继承。“这也是老人对当下‘离婚热’现象的一种担忧。”王亚琼律师表示,根据法律规定,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财产。随着对新婚姻法认识的加深,有些老人怕自己去世后,如果子女离婚,遗产会被儿媳妇或女婿分走一半,所以一般会在遗嘱中直接指定遗产归自己的子女继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石家庄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